吃糖也能治病

文/孟宏

筆者曾在網路上看到一個故事,文中敘述一位男士在網上賣假藥,但他並不違法。因為他直接標明他賣的是安慰劑,藥瓶裡面裝的是纖維素。

b52-20090717

為什麼他要賣安慰劑呢?原因是他有一個孩子,從小就得了癲癇,無藥可治。他為兒子四處尋找替代療法,後來他發現,每當換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時,孩子就會好得多。因此,他便有了「安慰劑」的概念。

雙盲的藥物實驗

在現代醫學研究中,要證明一種藥物是否有效,必須先採用嚴格的雙盲對照試驗,即對一組病人給予真正的藥物治療,而另一組病人僅使用糖果、生理食鹽水等製成 的所謂「安慰劑」作為對照組。在實驗的過程中,參與實驗的患者並不知道到底正在服用的「藥」,是安慰劑還是真正的藥物。因此,他們在心理上仍然認為服用的 是治療藥品。另外,觀察實驗的研究人員,也不知道哪一組服用的是安慰劑。這樣的雙盲實驗,才能真正證實藥物是否有效。

研究結果發現,安慰劑組的病人也常常出現症狀明顯減輕甚至康復,這就是所謂的安慰劑效應。正因為如此,判斷藥物是否具有治療效果,就必須有實驗證明該藥療效明顯優於安慰劑,然後才能投入臨床使用。

安慰劑效應的存在,為現代醫學提出一系列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:為什麼會出現安慰劑效應?臨床上應該怎麼對安慰劑效應加以利用?

安慰劑的精神療效

其實安慰劑效應並非現代醫學的新發現,實際生活中,這種現象也是屢見不鮮。如:小孩子割破了手指,給他貼上一塊膠布,他立即便覺得手指不那麼痛了。但膠布其實沒有止痛效用,甚至沒有療傷作用。霍華‧布洛帝醫生根據他的臨床實驗,在《安慰劑效應》一書中收集了大量實例。

我們發現精神作用不僅可使病情向良好的方面轉變,同時也可使病情加重。例如一些患者在健康檢查中,偶然發現事先毫無徵兆的嚴重病情,如:癌症等等,隨即健康狀況急轉直下,不久便遠離人世。也有些癌症病人不知道自己生了什麼病,而一直活得很好。

這突顯了一個問題:精神作用與疾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。那麼,我們應該怎麼看待安慰劑效應呢?

為了了解「安慰劑效應」到底是純主觀感覺,還是的確能令身體產生反應,達到治療效果,美國一位心理學醫師進行了第一個求證上述疑問的實驗。而他所得到的答案是:「安慰劑效應」的確能引起人體內的生理反應。

精神壓力讓人無中生病

科學家早已知道,精神壓力能影響神經和荷爾蒙系統,以及身體各個重要器官和血流量,並導致高血壓、血管硬化、心臟病發、骨質疏鬆、記憶力衰退、過早衰老等 等病症。這些疾病的成因沒有人們已認識的外來常見因素,如:細菌、病毒感染,而是由我們身體對精神壓力的反應而引起。精神壓力可以令我們「無中生病」,精神力量也可以令我們「無中祛病」。

醫界新挑戰

當然,現在的醫界對於安慰劑療法的反對聲音是相當強大的,因為這種新理論一旦確立了,那麼許多醫生和藥廠的生意必定大受打擊。製藥業雖然激烈反對,然而他們其實可能一直自知或不自知的利用著這種現象。無獨有偶,一種抗抑鬱藥物Prozac也被發現幾乎形同安慰劑。

「安慰劑」療法將是醫學界面對的下一個大挑戰。如果能有新的突破,醫生和藥物在治病上都可能成為輔助性的配角,而主角將是你、我、他,治療用的將是「心靈修養」。◇

原文鏈結:http://news.epochtimes.com.tw/9/7/17/117136.htm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Proudly using Dynamic Headers by Nicasio WordPress Desig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