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天前,下班搭火車準備回家。
在台中月台上,火車仍在等待,還沒啟動。有約略七、八位年輕人上車,其中有一位在朋友間詢問該班車是不是有到大村,有人回答沒有。發問的年輕人就準備下車,但他的朋友表示可以載他回家。
當時我就坐在相鄰座位,因為該班車是每站都停,所以聽到有人回覆大村沒有停時,我就在想要不要跟他們講呢?後來這個問題一直沒有一個解答,他們也仍在熱烈討論,於是我就插入他們的討論,說這班車大村也有停。
我相信他們有聽到,因為坐在我對面的朋友群裡有人看了我一眼,但接著裝作沒看到、沒聽到。然後他們就繼續討論他們的--「到底這班車大村有沒有停呢?」
當時我想,好吧!那當作我沒有講好了。
現在的年輕人看起來好像很熱情,但遇到陌生人還是無法表現那樣熱情的感覺。對於一些身旁事件也不太輕易回應,有時候甚至當作沒有發生。
其實自己在一些情況裡面也會有這樣子的表現。人家給了一些回應,自己也應該的大方回應,不管回應的內容為何,冷冰冰的外表,好像不論丟了什麼都黏不上的牆壁,感覺實在不佳。
如果我們希望這個社會更有熱情、活力,那麼我們可能需要從自己的回應先著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