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紀元】媒體賣版面給中共 大陸新聞恐失真

原文鏈結:http://tw.epochtimes.com/11/1/3/155850.htm

【記者江禹嬋/專題報導】台灣各界對政府砸大錢做媒體「置入性行銷」大加撻伐後,政府決定限縮,一些媒體因而將重心轉向與中國大陸各地政府談置入性行銷。媒體人憂心,一旦形勢演變至此,那大陸新聞將嚴重失真,台灣民眾赴大陸投資、求學、就業,可能會誤判形勢。

置入性行銷氾濫,已讓媒體變質,多數媒體經營者基於財務壓力,透過改變敘薪、敘獎的方式,讓記者變成業務員;記者除被指示不能報導贊助單位的負面新聞,還必須扛起業績壓力,否則將面臨失去工作或領低薪的危機。

近期置入性行銷成為各界抨擊的議題,但媒體經營者並沒有因為社會壓力而改變,反而將業配從檯面下拉到檯面上。為落實記者必須配合業績開拓的政策,部分媒體從制度下手;主管至記者的工作去留、考績、敘薪和業配績效掛勾,不向採訪對象拉廣告、談贊助的記者,考績就差、獎金沒份,升遷無望,新聞從業者的工作環境空前黑暗。

為何記者從無冕王淪落到成為現在的業務員,關鍵在於媒體經營環境欠佳,加上產業外移,媒體賴以生存的廣告市場大餅變小,眾多新世代媒體興起後,業務競爭趨於白熱化,部分媒體只好另尋出路、維持生計。

多名資深專業記者談到,台灣報業的置入性行銷簡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,去年之前,多數報社虧錢,為了達到損益兩平,部分媒體負責人將編輯部視為業務開拓單位,因而訂定編輯部的業績目標,要求編輯部各部門分攤業績,以致線上記者成為向政府、企業爭取資助的業務人員。

最普遍的操作方式,就是社方要求記者約企業主餐敘,美其名是要進行專訪,事實卻是要談贊助;報社主管席間就會開口向企業主要求贊助活動或下廣告,這樣的場景,常讓負責邀約的記者坐立難安、頗感困窘。

為了爭取業績,媒體負責人也會要求記者在報導新聞時不得評論贊助企業。因為記者若報導企業不欲人知的內幕,企業主便揚言抽回贊助資金;為避免得罪財神爺,媒體負責人多會明示哪些企業的負面新聞不能見報。

許多記者本是滿懷熱情投入報業,現在卻只能嘆息專業淪落,所寫的多半是一篇篇被指定配合的業務新聞,由出錢的企業下指導棋,指揮記者寫稿方向。一位資深從業人員說,這根本是斯文掃地。

最令人憂心的是,各界對置入性行銷大加撻伐後,政府決定限縮置入性行銷,但置入性行銷對改善媒體財務確實有立竿見影之效,一些媒體因而將重心轉向中國大陸,設立專職部門、派設專人到大陸和各地政府談置入性行銷。

多位資深媒體人提到,許多採購團來台旅遊,台灣媒體隨即配合正面、大篇幅報導其行程,並製作專題介紹大陸當地名勝,其實都是大陸政府撥款進行的置入性行銷。

某位資深記者感嘆,台灣社會廣泛討論媒體置入性行銷的弊端後,只怕台灣媒體往後會將置入性行銷的開拓重點轉向中國大陸,爭取大陸各地政府編列更多的預算。一旦形勢演變至此,那大陸新聞將嚴重失真,許多事實將被掩蓋,台灣民眾會處於資訊不平等的情況,赴大陸投資、求學、就業,可能會誤判形勢。◇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Proudly using Dynamic Headers by Nicasio WordPress Desig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