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的天命是什麼?有人會說每個人的天命都不一樣,有人則說要找到生命的意義,有人會說找到自己最有興趣投入的行為…等,關於天命的說法眾說分紜。
事實上連至聖先師孔子都要到50歲才知道自己的天命,一般人要早早知道,相信也不那麼簡單,更很難像作者所說,早早知道、發掘自己的天命。個人以為,興趣和能力都不是所謂真正天命的條件,人們所學的技能只是一種幫助人們處理事情的一種工具,興趣是一種自己喜歡做的一種事情,所謂能力大小只是綜觀對一個人處理事情的結果概略的一種描述,真正的天命應該是指對於人自己生命意義的發掘,知道這一生到底為什麼而活著。不過這個太艱深,暫時不花時間來討論。
作者的原意應該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,而工作這件事情它是有個目的的,最起碼要養家活口,如果你的工作的目的可以和這個前提切割,那麼你在選擇工作便可以所隨欲。但一般人大致上都無法與這個前提切割,那麼在這個前提下,你工作的結果能不能令你滿意就必須稍稍來考慮一下了。
在談工作的時候,還包括一些職業道德,這些條件具備了,再來談怎麼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才有意義,如果沒有這些條件,那麼工作對自己也並沒有任何意義,至於職業道德是什麼,相信大家應該不陌生,只是願不願意做而已。
所以,在具備公認標準的職業道德之後,我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是要考慮興趣,還是自己能力的負載度,如果只考慮興趣,那麼能力及工作的結果(薪資)可能都會是其次,你可能必須面對的就是自己做起來還蠻開心的,但薪水可能不高,或者在技術上還不是很純熟,作品也可能不是很專業,只是單純因為自己有興趣才投入,認清楚這個狀況,也可以接受,那麼大膽投入也很豪邁。
如果是選擇自己的能力負載度,也就是自己能不能做得來為主要考量,那麼另外需要再思考的一件事情就是,你有沒有辦法隨時保持學習的態度,不斷的吸收新知,成長自己。很多工作的變化是日新月異的,就算工作內容不變,但外在的環境持續變化著,如果只考慮當前能力,而未能考慮到未來持續的學習力,那麼到一個階段將會碰到瓶頸。
個人認為,挑選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職業並沒有一個單一的標準,但從來都是從你所能付出的這方面去考量會比較好,如果只考慮工作的結果(薪水),事實上能做的事情還不少,但恐怕和最適合自己的職業無關。所以,想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,先認清楚自己的需求,然後大膽投入並持續努力付出,這樣就夠了。